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回看松山战役:95天血战,7773人牺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5:23:00    

81年前,云南边陲的松山战役是中国抗战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它不仅保住了抗战补给生命线,也拉开了对日大反攻的序幕。不过,在这场战役中,中日军队的战损比接近了7:1。跟随记者的记录,去到松山战役旧址,重温那段艰苦的抗战历史。



提到松山战役,绕不开一条盘山公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境内多条抗战补给线遭到破坏。危急关头,20万民工仅用9个月就修成了一条连接云南和缅甸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命脉。然而因地势险峻,平均每修一公里就有3人倒下,其中不少是妇女和儿童。


“娃娃兵方阵雕塑群”的对象都是“小战士”,他们大多是战时的孤儿,被中国远征军所收留。当时,很多的青壮年都被征召到前线抗战,这些娃娃兵们就成了修筑滇缅公路的主力军。因此,1000多公里的滇缅公路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妇孺路”。


为了切断这条生命线,1942年,日军入缅进攻。中国远征军也首次赴缅甸抗日,但遭遇失利,被迫撤到怒江东岸。日军趁势北上,很快就攻占了腾冲、龙陵等地。



惠通桥是抗战时滇缅公路上唯一可以通行重型车辆的桥梁,是物资运输的要道。1942年5月,侵华日军攻占龙陵后逼近惠通桥,中国守军果断炸桥,将日军阻隔于怒江的西岸。在经历长达两年的对峙之后,中国远征军成功反攻,这也标志着中国抗战进入到战略反攻的新阶段。


云南省龙陵县社科联副主席、秘书长 黄定东:

怒江虽然看上去非常平静,但是它的江下面有很多的暗流和漩涡。当时日军想了很多办法,第一次是把汽车拖到江里面,以为可以截断这个江,但是汽车掉到江里面打几个漩涡就不见了,说明这个江非常汹涌,这也成为中日对峙两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发起反攻,但因滇缅公路中断,补给困难,远征军决定修复惠通桥,但更大的困难挡在了面前。


云南省龙陵县社科联副主席、秘书长 黄定东:

中国远征军从对面过了怒江防线以后,从下往上攻,这个地势是非常陡峭的,最高能够达到70度的坡度。两年的时间,日军在松山应该说挖掘了很多的工事和这个暗道,内部的核心工事是他自己挖的,外部的工事是他当时从缅甸和印度抓了1600多个民工来帮他修筑。所以松山为什么难打呢?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对松山是一无所知。


屡战屡败,中国军队决定改变策略,以战壕制战壕,用“坑道爆破法”成功拿下松山主峰子高地。


云南省龙陵县社科联副主席、秘书长 黄定东:

子高地的山顶有两个日军的巨型堡垒,这两个堡垒难以攻克,想了很多办法都难以摧毁。最后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坑道爆破法。从咱们脚下这里挖掘150米的明道,到堡垒正下方,采用打暗道的形式,在堡垒下面做了两个炸药室,一共埋了三吨TNT的烈性炸药,从地下进行引爆,从而摧毁了松山日军的堡垒,为攻克松山主峰奠定了一个基础,也是松山战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松山战役的95天里,中日军队大战了十轮,最终中国军队以7773人牺牲为代价,歼灭日军1288人。随后,腾冲、龙陵陆续光复,这也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夺回的第一块国土。


来源:凤凰卫视孙伟健、刘佳浩 云南松山报道

编辑:何叶

相关文章:

“花儿与少年”出发,那英陈数马思纯等“花少团”携手探世界08-16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回看松山战役:95天血战,7773人牺牲08-15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08-15

从“一季清凉”到“全年红火” 四川旺苍以“凉资源”撬动“热经济”08-13

世运会柔术中国组合夺冠08-12

以岭参松养心获《中国房颤管理指南》推荐!中医药迈入标准化治疗新阶段08-12

做家务居然能减肥?官方表格来了!08-11

宝马计划召回超23万辆车,“可能存在安全隐患”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