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2时,汕尾开渔文旅活动暨项目推介签约开工投产仪式启幕,在城区文旅码头旁千帆竞发,沉寂许久的渔港重焕热闹。
这场融合渔乡传统、文旅活力与蓝色产业动能的盛宴背后,深圳力量正为汕尾海鲜及农副产品走出“深闺”、驶向发展新蓝海注入强劲动力,渔民们满怀希望驶向大海,迎接丰收季节。
搭建合作平台,让汕尾农副产品“走出去”
本次开渔活动深圳对口协作汕尾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汕协作指挥部”)深度参与主办。自2014年起支持、参与举办汕尾“开渔”系列活动以来,通过持续性的投入,深圳力量一直为汕尾农副产品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今年的汕尾开渔文旅活动暨海产品交易推介会上,海鲜干货集市前人流络绎不绝,让汕尾农副产品的发展有了可能。

今年5月,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行,深圳驻捷胜镇工作队携5家优质企业及非遗传承人参与展会,通过沉浸式展陈、直播带货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深汕协作的“硬核”成果。其间,捷胜小镇特色农产品更是火爆线上线下,采购金额突破60万元。
积极组织汕尾企业参加深圳的各类展会,深汕协作指挥部下足硬功夫。两年以来,深汕协作累计组织了150家汕尾企业组团到深圳参加食博会、文博会等展会,累计促成意向合作近3亿元。
举办“深圳农业龙头企业汕尾行”“携手共赢产业对接会”……通过搭建和扩大共赢“朋友圈”,“深汕协作指挥部”促成15家深圳人工智能、数字农业企业与汕尾20余家龙头企业对接合作,为汕尾的农产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通过建立“圳品认证+标准输出”机制,搭建“展会经济+订单农业”双轮驱动平台,将老区“土特产”端上特区的餐桌,将一个个“汕农优品”培育成大产业,助力汕尾发展,深圳力量一直在路上。
推动产业升级,让汕农优品成为“大产业”
深圳与汕尾持续深化产业协作,帮助汕尾农产品拓宽了市场,将“汕农优品”培育成了大产业。
着力推动汕尾产品“深圳认证”是深汕支持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汕尾已有6家农场创建成为“深圳农场”,44款产品认证为“圳品”,涵盖水产、畜禽、果蔬等品类,总数居全省第三,粤东西北地区首位。
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海产品全产业链的优势,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共建“华工大-国泰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中心”,自主研发超100种不同口味的海产品年菜。其改良的“一夜埕”,更是造就了比活鱼更“鲜”的美味,成为风靡市场的“网红产品”。
从开渔文旅活动的热闹场景,到产业协作的深入推进,深圳将支持汕尾农副产品方方面面都纳入完整链条,其中就包括物流运输。为此,“深汕协作指挥部”支持举办了汕尾首届电商快递物流发展大会,助力汕尾市物流成本下降10%-15%,打通了汕尾海鲜和农副产品的保鲜和运输的绿色通道。

从开渔文旅活动的热闹场景,到产业协作的深入推进,再到产品升级的不断创新,汕尾海鲜与农副产品在深圳的支持下,正不断展现出独特的“深味”。
南方+记者 彭骏 汪旭莹
【作者】 彭骏;汪旭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汕尾领“鲜”|汕尾海鲜 ,亦有“深味”08-16
推动新兴支柱产业聚能起势08-10
地区生产总值11463.7亿元 上半年山西经济数据出炉07-25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劳保小镇”:从家庭作坊迈向全球品牌07-23
刚刚,一艘巨轮从深圳离港,驶往欧洲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