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下方疼,不是偏头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8:40:00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后脑勺下方酸胀发闷,时常伴随偏头痛,甚至会逐渐蔓延到太阳穴或整个脑袋;眼睛也觉得干涩、眼球后面压力高、眼眶疼。


坐着感觉胸闷气短肩颈跟着受累还想吐,躺下又觉得任何枕头都不舒服。然而,一番检查过后,颈椎、大脑都显示没有明显问题。


图片来源:网友@一只秋秋


这是怎么回事呢?应该如何缓解呢?


好好的“后脑勺”,怎么就疼了?


没检查出来病,可后脑勺下方就是疼,专家建议:关注枕下肌群。


后脑勺下方出现疼痛,很可能是枕下肌群在“抱怨”——它太累了,太紧张了,忍不住要压迫神经,枕下肌群过劳还导致经常向大脑发送错误的危险讯号。



(一个小实验,就可以感受到枕下肌群:手指并拢,用两到三成力轻轻按住后脑勺下方、枕下肌群的区域;闭上眼后快速转动眼球,就能感受到枕下肌群也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运动。)


别看这些肌肉体积小,平时也没啥存在感。它们却能协助我们重达10斤的头颅做出后仰、侧屈、旋转等动作,也给头颈部维持姿势提供了稳定支撑。



枕下肌群还是身体的“指挥官”,处于头颈相交的关键枢纽处,与肌硬膜桥、硬脊膜、延脑、颞下颌关节、舌骨的运动、眼球的反射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作为一个管得很多的“指挥官”,枕下肌群对周遭区域的任何活动都分外敏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直接向大脑喊话:“这个人是不是要失去平衡了!视觉、前庭、感觉和运动系统你们都快点出来帮忙啊!”



枕下肌群保持着时刻警惕,动不动就呼救的工作模式,肌肉持续紧张,后脑勺也就开始胀胀地疼了。


而且在枕下肌群下方,还穿行着大大小小的耳、眼、口神经和自律神经,姿势不对,让它受到压迫时,这些神经也都会跟着遭殃,也就出现了视力模糊、头闷胀、耳鸣等症状。这也就是为什么后脑勺下方疼,连带着整个头也会闷闷胀胀的,眼睛也会不舒服。



这些小动作,缓解枕下肌群紧张


要想长期减少甚至消灭枕下肌群对我们的影响,首先要坐正,头别前伸!


其次需要整体考虑胸腔和颈椎功能、自律神经、呼吸模式、口腔摆位、情绪、视力、咬合等,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体态和经常变化姿势。


几个舒缓动作,一起来看↓↓↓


■ 枕下肌群松解


将花生球或网球放在发际线有点凹进去的位置,可以一只手固定球,一只手扶着头,方便调整头下压的重量和压强。


舌根微微发力,像吸盘一样吸附在上颚,舌头中段和舌尖像摊煎饼一样自然平铺在上颚。此时,舌尖应该是碰不到牙齿的,上下牙不要咬紧,中间有2~3毫米的缝隙,嘴唇也只是轻轻碰在一起。


保持这样的口腔摆位,缓慢地做小幅度的抬头、低头、向左、向右转头。全程用鼻子悠长而轻盈地吸气呼气,完成3分钟,眼睛也可以跟随头的运动轨迹。每天早晚各一组,或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调整。



■ 上段颈椎活动+筋膜松解


双手手指并拢放在发际线偏下一点的位置,想象脖子后侧的软组织像柔软好塑型的橡皮泥,双手向颈部中线移动时上段颈椎缓缓抬头,双手回到初始位置时微微低头,幅度不用太大(图中为了展示清楚,幅度会偏大一些)。


手指们需要保持3~4成下压的力度贴在颈部皮肤上,一边下压一边向中线推,双手在中间相碰时会感觉那一片的皮肤像是被推出了一个小山尖。


全程需要保持上一个动作的口腔摆位和呼吸速度,眼睛可以跟着头的运动轨迹运动,也可以闭上眼睛,仔细感受颈部微妙的动作。每次3分钟,每天空闲或想起来就能完成一组。



■ 饶舌


枕下肌群和舌骨通过舌骨下肌群间接相连也互相影响。舌头要伸直,最大的发力点在舌根。同时,嘴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张开。顺时针逆时针各30次,遇到感觉特别卡的位置可以速度慢一些来做。

相关文章:

后脑勺下方疼,不是偏头痛07-11

“近视越晚戴眼镜越好”?关于近视,这些都是误区!06-14

用意念玩游戏!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06-14

脾胃好人长寿!每天敲这个部位,不花一分钱,轻松搞定养脾胃难题04-30

包头一男子遭风筝线“割喉” 瞬间血流不止04-29

这些姿势正在伤害你的脊柱!很多人不知道04-28

郭艾伦回忆眼睛手术过程,称“没啥事儿了”:只要不受伤,就能打好球04-26

这2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老得更快!2个方法“变年轻”→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