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植物,又称“止血草”,对治疗创口伤有作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46:00    

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植物种类繁多,宛如一个巨大的植物宝库。平日里被人们发现的植物,大多依据其形态、功效或者属性来命名。比如,那形状如同手掌般的掌叶半夏,凭借着独特的外形让人过目难忘;有着清热解毒功效的金银花,因其显著的药用价值而得名;还有属性为多肉植物的宝石花,从类别上就给人清晰的认知。然而,能用人名来命名的植物却并不多见。在我国,像刘寄奴、韩信草、何首乌、徐长卿、杜仲等,这些以人名命名的植物,每一种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往昔的岁月。

在这些人名植物里,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它是唯一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植物,那便是刘寄奴。大家或许会好奇,刘寄奴本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怎么就成了一种植物的名字呢?这背后,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

相传,在刘裕还是个少年的时候,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山林里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刘裕正专注地寻找着合适的柴木,突然,一条大蛇出现在他的眼前。那大蛇身躯粗壮,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正吐着信子,发出 “嘶嘶” 的声响。刘裕心中一惊,但他并没有慌乱,迅速拿出随身带着的弓箭,瞄准大蛇,用力射出一箭。只听 “嗖” 的一声,箭射中了大蛇,大蛇负伤,扭动着身躯,迅速逃窜进山林深处。

第二天,刘裕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又来到了昨天遇见大蛇的地方。此时,山林里静谧异常,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刘裕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了细微的捣药声。他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两个小孩正蹲在地上捣药。刘裕满心疑惑,上前问道:“你们两个小孩,在这里捣什么药呢?” 两个小孩抬起头,其中一个小孩回答道:“吾王被寄奴所伤,大王吩咐我们前来采药。” 刘裕心中一惊,又问道:“你们的大王既然有这么大的本事,知道是寄奴所伤,为何不将他杀了?” 小孩皱了皱眉头,认真地说道:“寄奴有帝王之相,不能杀之。”

刘裕听后,心中大怒,大声说道:“我就是刘寄奴,今天来捉拿你们。” 两个小孩一听,吓得脸色苍白,转身就跑,连地上捣好的草药都没来得及拿走。刘裕看着地上的草药,心中一动,便将草药带回了村子。从那以后,村子里若有人受伤,刘裕就拿出这草药给伤者敷上。神奇的是,那些受伤的人敷上草药后,伤口都能很快痊愈。村民们纷纷称这种草药为 “神草”。

后来,刘裕投身军旅,开启了南征北战的生涯。在漫长的征战岁月里,这 “神草” 一直陪伴着他。每一场战斗,都有士兵受伤,而刘裕总是用这草药为受伤的士兵治疗。在 “神草” 的帮助下,无数受伤的士兵得以康复,重新投入战斗。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这神奇草药的助力,刘裕一路拼搏,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历史上的宋武帝刘裕,也应验了当初大蛇的预言。

在刘裕无数次的征战过程中,这草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他的帝王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当时的士兵们并不知道这种草药的名字。于是,有人提议,既然这草药和刘裕关系如此紧密,就用刘裕的小名刘寄奴来称呼它吧。就这样,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在古代冷兵器作战的年代,士兵们受伤是常有的事。而刘寄奴这种草药,对跌打伤、止血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被人们广泛利用。它的神奇功效,也被记载在许多典籍之中。《本草便读》里这样写道:“刘寄奴,破血行瘀兼逐水,辛苦微温,和伤消肿,调经,肝脾两达。”《唐本草》中也有记载:“刘寄奴,主破血,下胀。”《本草从新》同样提到:“刘寄奴,破血通经,除症下胀,止金疮血,多服令人吐利。”

现代中医学通过研究也证实,刘寄奴确实有着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和消食化积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它常常被用于治疗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以及创伤出血等症状。在民间,一些老人会采摘寄奴草用来泡茶喝,据说也能起到同样的功效。在广东,有一种叫白苞蒿的植物也被称为刘寄奴,当地人会用它的叶子做菜吃。无论是清炒,让叶子在锅中散发独特的香气;还是凉拌,清爽的口感别具一格;亦或是煲汤,为汤品增添别样的风味,味道都十分独特。

刘寄奴这个名字,听起来既高大上,又带着几分接地气的感觉。在农村,这种植物比较常见,人们很容易就能采摘到它。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不少人。

刘寄奴在民间还有许多称呼,比如寄奴、化食丹、金寄奴、刘寄奴草、乌藤菜、六月雪、六月霜、一枝梅、九里光、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九牛草、苦连婆、细白花草、奇蒿等,这些都是它在民间的俗称,而在书面上,它通常被称为奇蒿。不知道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么称呼它的呢?

刘寄奴属于菊科蒿属奇蒿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各个地方。在一些低海拔的林边,树木环绕,阳光斑驳,它就生长在那里;路旁,行人来来往往,它静静伫立;沟旁,溪水潺潺,它扎根于此;河岸边,水汽氤氲,它茁壮成长;灌丛中,灌木交错,它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荒草地里,杂草丛生,它依然绽放生机。

从外观上看,刘寄奴和艾草有几分相似。它的叶子向阳的一面呈长卵形,是生机勃勃的绿色,背面则是黄绿色,叶子边缘呈细锯齿状,就像一把小小的锯子。茎干上覆盖着白色的毛绒,摸起来软软的。它的花冠呈管状,会开出白色的小花。每年的 6 - 11 月,便是它的花果期。因为它在 6 月之后开花,所以也有六月雪、六月霜的俗称。刘寄奴草还会散发一股独特的气味,对于闻不惯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那是一种臭味,不过,这也正是它的一个明显特征,让人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辨认出它。

如今,很多药店都有收购这种草,价格通常在 10 元左右一斤。不知道在你的家乡,有没有刘寄奴这种植物呢?要是有的话,说不定还能采摘一些,换点零花钱呢。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唯一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植物,又称“止血草”,对治疗创口伤有作用04-16

“渔网哥”黄河边智救落水母女,小伙妻子:“嫁对人了!”04-13

广东首批!肇庆这里喜提新称号!04-11

央视曝光:正在热销,90%以上都不合格!04-06

女子叫开锁师傅 来了个10岁小孩:毫不墨迹一秒开锁,是祖传的绝活04-02

九岁小孩哥练习骑射,太帅啦!04-01

春启新绿 华昌“阳光物语”公益课堂开启亲子园艺之旅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