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地施工围挡既是群众的“安全墙”,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长期受日晒雨淋影响,市区内部分施工围挡出现脏污破损、侵占空间等问题,不仅有碍市容市貌,更威胁市民出行安全。为助力打造“洁净城市”,市城乡建设局以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为抓手,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主线,全面启动建筑工地围挡专项整治,持续推动“有诉必应”向“未诉先办”转变,让干净整洁的工地围挡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立规矩!一把标尺量到底
“围挡设置看似事小,却直接影响城市精细化水平,无论是从美观还是安全的角度,围挡整治都迫在眉睫。”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提升全市建设工程施工围挡设计、建造、管理水平,该局锚定“安全、绿色、美观、实用”原则,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市房屋市政工程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西宁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围挡标准化图例》等,从选材、结构到外观统一规范。“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标准体系,不仅解决了围挡高低不一、样式杂乱的问题,更为全市460个房屋市政工程划定建设“硬杠杠”,推动文明施工管理全面升级。
摸实情!街巷“扫描”无死角
整治行动伊始,市城乡建设局以“未诉先办”理念为导向,立足市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工程实际需要,紧盯围挡破损脏污、倾斜晃动、颜色不一、简单拼凑、仿真绿草皮脱落等问题,对主城区170个房建项目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逐一确认围挡情况,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按照拆除绿化类、整改类、提升类等三类绘制形成“西宁市中心城区房建项目围挡整治示意图”,切实做到全市工地围挡“底数清、情况明”,形成底数与问题“一本账”,确保整改精准、高效,同时,也为做好围挡拆除整改、绿化补植等工作打好扎实基础。
换新颜!拆围见绿惠民生
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区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两级联动,强化市级责任部门协同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常态化围挡治理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围挡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巡查检查14次,排查围挡343处。整改破损、缺失围挡37处13161平方米,修复仿真绿草皮和公益广告25处3104平方米,清洗围挡98处58555平方米,拆除青藏高原文旅集散中心改造升级(火车站站前广场)、周家泉二期等8个项目周边围挡9857平方米,恢复车行、人行道6837平方米;时代大道周边、景程路与宁张路交接处等5个地块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围挡拆除、苗木采购及绿化等工作,预计今年5月实现“拆围见绿”,绿化面积2000余亩,真正做到“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利于民”,城市发展有“面子”更有“里子”。
此外,针对市政工程围挡长期占用主干道问题,市城乡建设局从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精心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全面落实市政工程施工倒计时公示制度等方面强化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群众出行的影响。“以前围挡一围就是半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道路,现在每天看着倒计时,心里踏实多了。”市民王先生点赞道。
管长远!长效监管防回潮
“围挡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城市治理能力的持续升级。”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未诉先办”长效机制,强化工地围挡动态巡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督促各建设项目对围挡褪色、污损、脱落、内容过期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围挡设置整洁美观,公益宣传内容文明规范。同时,综合利用信用惩戒、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等措施持续规范企业行为,切实做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持续推进围挡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从“安全墙”到“风景线”,我市正以党建为引领,从“围挡整治”民生小切口入手,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彰显省会担当。正如市民李女士所言:“围挡变美了,路更敞亮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幸福感实实在在。”这场由“小围挡”引发的城市文明蝶变,仍在持续书写新的篇章。(记者 刘瑜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更新!民主村上新2.0版04-22
人人皆是城市宣推官、合伙人!解锁顺德城市IP“长红”新密码04-16
深圳旅游以澎湃活力迎接世界“流量”04-16
南京秦淮区推动存量校园“焕新颜”04-16
北京将加大新毕业大学生租赁房源供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