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0:35:00    

又是一年清明时。北京时间4月4日20时49分将迎来清明节气。此时节,杨柳依依风拂面,莺飞蝶戏春意浓,好一派生机盎然之象。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仲春和暮春的交替。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具有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08年起,清明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所谓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民风因此厚道。我国清明节历经数千年传承,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这一文化品格的节日。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是时,春暖花开,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让这一天演变成了一个扫墓祭祖、郊游踏春两大文化主题得以如愿的节日。

清明节时人们通过摆供献花、焚香叩拜、烧纸添土等方式,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段古诗动情地描述了旧时清明的祭扫场景。

“这些祭扫活动颇具仪式感,自古以来,一直都在发挥着增强家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积极作用。随着绿色环保生态理念渐入人心,如今的清明祭扫活动中已多见鲜花祭扫、植树缅怀和网络追忆等新方式,这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王来华说。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好时节。古诗中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述的就是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也是清明时节人们亲近和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生动写照。享受春光、愉悦身心、理解生命,清明节成为一个承载着生命之悟和欣赏生命之欢的节日。

在这个梨花飘雪、海棠铺绣、雨润如酥的大好时节,人们早已沉醉其中,徜徉在花海里,沐浴在春风里,看“柳丝摇曳燕飞忙”,赏“梨花淡白柳深青”。这般春色,真是迷眼又醉心啊!

统筹:孙闻、邵香云

记者:周润健

海报制作:安宁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相关文章:

“拥抱AI·科创向未来”系列校园活动在南方科技大学启动04-24

在杭州这所高中,“足球特长”也能大放异彩!04-23

新华社快讯: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04-23

耿爽怒斥美方: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04-22

二十四节气·谷雨|谷雨:饮茶赏花,养肝明目04-21

AI中的24节气 | 谷雨:谷雨送春归,花开待夏来04-20

(图表)央企首季取得“开门红” 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04-18

新华社权威快报|9部门发文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