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创业带动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能够激发劳动者参与经济、融入社会、创新创造,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将非遗项目引进课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助推青年就业创业。图为2023年3月2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裕固族服饰传承人(左一)向学生们传授裕固族刺绣技艺。 人民图片 王将/摄
创业带动就业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创新创业创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充分表明创业与科技创新、社会创造紧密相连。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打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允许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鼓励自谋职业,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崛起,支持自主创业,掀起下海经商热潮;从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支持各类人才投身全球化创业浪潮,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将鼓励创业纳入新时代就业方针,实践充分证明,创业在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越活跃,对就业的带动力越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就越充足。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创新创造的作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更好连接社会需求和供给,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创业带动就业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勤劳奋斗是劳动者个人增收致富的基本路径,更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就业创业,改善了生活、提升了能力、积累了经验,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他们中的一批人选择返乡创业回馈家乡,实现了从个人致富到造福一方。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一大批青年大学生通过创业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影响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创业创新。这些都是先富带后富的生动实践。据有关监测统计和测算,创办1个个体工商户能带动2—3人就业,创办企业则能吸纳更多就业;平均每名大学生创业者可带动4.5人就业。这充分表明,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倍增效应,与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发挥创业的致富带动作用,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积极培育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致富本领,不断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
创业带动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把握就业发展规律,深刻洞察就业矛盾变化,指明了做好创业就业工作的目标方向,明确了创业工作重点任务。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形式,与一般就业不同的是,创业是最积极的就业,是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过程。成功的创业必然是高质量的就业,通过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增加市场就业机会,体现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宝贵经验,优化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制度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机会型创业、发展型创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创业就业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详见:王晓萍文章《以创业新作为开辟就业新空间》
(策划:郭斐然 侯亚景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
相关文章:
为什么坚持创业带动就业?07-10
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07-08
【寿光】稻田镇赴南京开展“双招双引”活动07-07
江西上高县总工会举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暨温暖服务活动07-05
湖南石化:满格发绿电,光伏添动能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