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要坚持“开门问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6:51:00    

原标题:作风建设要坚持“开门问诊”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无论是查摆问题还是集中整治,都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革命。擦亮“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开门问诊”,从民之所呼查纠风腐顽疾,以干群同心激扬清风正气,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际成效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转变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要拿出“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勇气,以彻底的开放姿态直面质疑,依靠群众查病灶、挖病根,让作风问诊更精准。既要广开纳谏之门,通过民意恳谈会、线上留言板、面对面走访等多种形式,拓宽民意征集渠道,倾听基层更多元的诉求;也要叩开群众心门,以群众听得进、看得懂、聊得来的宣传方式,积极加强思想引导,全面打消顾虑,让百姓对风腐问题“敢提”“愿提”“真提”,捕捉一线最真实的声音。

改进调查研究作为中央八项规定的开篇之首,是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试金石”。作风建设好不好、硬不硬,很大程度体现在调查研究深不深、实不实上。整治作风建设中的顽瘴痼疾,必须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聚焦关切“对症下药”。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主动到问题困难集中、群众呼声强烈、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和风腐易发环节,深剖细研、刨根问底,全面梳理作风建设的短板弱项。要以效果导向强化成果运用,把问题解决与群众受益紧密结合起来,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为原则系统总结经验教训,用最短的时间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推动各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销号清零。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群众不仅是参与者、监督者,更是阅卷人。作风整改成效如何,不能只看总结报告中的数据“盆景”,而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考评标尺。要以群众反馈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定期公布教育整改阶段成效,根据群众评判意见,及时“返工”“补课”,精准校正“误差”“偏差”,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要以群众评价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完善干部群众评议考核机制,让群众口碑成为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参考依据,引导干部找准初心坐标,立足岗位为民担当、为民尽责,用群众可感可及的工作实绩取信于民,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曹晓敏)

来源:人民论坛网

相关文章:

襄阳人社举办第四期年轻干部“赋能提质”培训班07-25

信阳市浉河区 民生“微实事” 治理“大效能”07-24

“红色代办员”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二十二07-22

金川区:“345工作法”协同联动,共绘城乡文明、民族团结的城市名片07-14

新蒲新区新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门口”的健康守护升级07-14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第二十八批)07-04

浮山县司法局举办法治宣传活动07-03

西峡县石界河镇:志愿服务引领乡村“美颜”再提质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