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开发区构建内联外通现代化交通网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0:14:00    

近年来,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全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联外通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去年全区多式联运和运输业营收21.54亿元,同比增长13.1%;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收20.41亿元,同比增长24.6%;交通基建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11.9%。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重点推进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5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等六大码头建设升级,加快国道G228大亚湾段及滨海旅游公路建设,加快建设临惠路、龙盛五路等与深圳对接道路,计划于上半年完成272座公交候车亭改造。

科学谋划交通路网

上午7时许,居民陈先生从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出发,驱车经过龙海三路、兰竹东路等道路,20分钟后到达深圳市坪山区的公司上班。如今,“家在大亚湾、上班在深圳”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大亚湾融入深圳都市圈的一个侧影。

大亚湾开发区北连惠阳、西接深圳,与两地的经济往来较为活跃。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的“先行官”,大亚湾开发区不断加强与惠阳区、深圳市等地的道路交通衔接。“深入实施融深融湾行动。”2025年大亚湾开发区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格局,完成公路路网、轨道交通网规划。

大亚湾开发区交通运输和海洋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加快构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交通路网,开展《大亚湾区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专项规划》编制,深化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布局研究,进一步优化国省道干线公路体系,完善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同时推进国道G228大亚湾段及滨海旅游公路建设,推动省道S254、S387大亚湾段规划线位调整,构建外围交通大环线,着力破解“马路经济”,推动“客货分离”。

“狠抓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推进龙山一路与深圳南坪快线三期的规划衔接,北段与新深惠快线的连通;加快临惠路、龙盛五路等与深圳对接道路的建设;打通区域堵点,推进义联五路、石化区东门定向匝道项目等区内重点道路建设以及重要交通节点升级改造。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加大淡水—澳头组团式发展力度,形成“淡澳同城一家人”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今年将开展惠大高速辅道拓宽工程(风田水库桥—新桥段)前期工作,协调惠阳加快内环东路建设,推动与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快速联通。

重点推进六大码头建设升级

当前,大亚湾开发区牢牢把握做惠州发展的支撑、窗口和引擎使命任务,不断开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新局面。今年,大亚湾开发区交通运输和海洋经济局将从保安全、强基础、落项目、促发展四个方面,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在保安全方面,构建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参照石化区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港区封闭管理,实现人车精准管控;实施港区管理联席会议+业主委员会+安全专家库+第三方安全巡查等“1+3”管理机制,通过政府监管+企业自治,切实提升港区本质安全水平。

在强基础方面,加快推进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谋划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建设一批项目。重点推进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5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等六大码头建设升级,实施港区路网联通,完善消防、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夯实港区发展基础。

在落项目方面,重点推进石化产业配套物流园、恺齐扬宇海铁联运中心、中油大安管输泵站等物流产业项目建设。引进上港物流等头部企业与集装箱码头合作,依托第九类危险品集装箱业务,开辟新航线,助力港口货物吞吐快速增长。

在促发展方面,组建港口发展咨询委员会,为港口发展出谋划策,集聚专家力量解决港口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度挖掘港区和石化区产业资源,推动港口要素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企业是社会物流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两级部门已制定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比如,辖区公路运输企业新增货运车辆载重质量达到80吨以上的,市、区两级按照购车金额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不超过150万元。

据介绍,在支持水路运输企业增加船舶扩大运输规模方面,辖区水运企业新建、从外市迁入的单船载重大于2000吨船舶,并承诺经营5年及以上的,市、区两级按船龄10年以上的给予每吨50元、船龄10年以内的每吨7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上述船龄10年以内的船舶给予贷款利息补贴,单船不超过400万元。

探索农村路与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2月,惠州市2024年度“最美农村路”公布,大亚湾澳头碧海畅行路(YV41乡道及C924村道)入选。澳头碧海畅行路全长约3公里,连接衙前村和小桂绿道,将乡村公路与沿线山水风光、乡村风情、现代化功能相结合,有效提升公路服务能力。

澳头碧海畅行路是小桂村旅游产业的关键交通纽带。如今,小桂村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生态农业与农庄、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兴起。小桂村现有20余家特色餐饮店、10余家特色民宿。2024年,小桂村游客数量比增约25%,村集体收入超70万元,实现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

农村公路不仅承载着群众出行需求,更是串联城乡要素、激活区域经济的关键纽带。大亚湾开发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将实施基础设施提质行动,对43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重点对澳头街道妈庙村、西区街道漳浦村等17个自然村实施“一路一策”改造计划,进行“白改黑”路面升级、智能排水系统建设、配套生态停车场等。

当前,大亚湾开发区探索农村路与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结合全区农村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分布,围绕滨海旅游资源和古村落乡村自然风光,打造景观优美、串联各景点的旅游公路,实现“交通+产业+旅游”的良性互动。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彰显着城市形象。大亚湾开发区将继续优化公交线网及班次,重点满足临深片区公交通勤接驳和服务产业园区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完善公交设施升级建设,272座公交候车亭建设改造将在今年上半年完工,提升市民群众候车环境。

采写:南方+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惠湾新

图片:大亚湾开发区提供

【作者】 马发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大亚湾开发区构建内联外通现代化交通网络05-20

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县城靠健身器材“炼”出百亿产业05-19

视频 | 打造云南咖啡IP 2025中国品牌日西山咖啡产业推介会在昆启幕05-10

首款鸿蒙电脑亮相!五年布局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05-08

最美苔茶园 香飘千万里——石阡县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掠影05-07

拓展“低空+”良好生态05-07

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冷晓琨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05-06

37℃以上!郑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