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庄村的“幸福答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8:15:00    

“荒坡变梯田,碧水绕青山,林荫掩村舍,晨曦中白鹭蹁跹,暮色里炊烟轻袅,青石板串起农家院落,宛如水墨画卷在时光里舒展,绘就人与自然共美的诗意栖居……”在济南工作的梁先生用抖音展现家乡治山理水带来的变化。

梁先生老家是库山乡车庄村,全村696口人、660亩土地,人均不足1亩地且一半为山岭薄地,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水系不通、道路不畅成为横亘在乡村振兴路上的难关。面对发展“困局”,车庄村如何“闯关”?

小流域治理项目的落地实施,拉开了车庄村从“荒山浊水”到“披绿生金”的闯关之旅。该项目为2024年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车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总投资600万元,2024年6月开工、12月底完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车庄村是项目的核心治理区。

为保证项目建设成效,县水利局与库山乡政府统筹保护治理和产业发展,聚力做好项目结合与资金整合文章,将小流域治理项目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动项目区建设有颜又有值、宜居又宜业。

从群众关注的“痛点”入手,建设“水美乡村”,是项目治理的“重头戏”。昔日村内一条300多米的沟道如同“疤痕”——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水体混浊,倍受群众诟病,盼治理、想改变的愿望强烈。通过对沟道清理、扩挖、砌筑、拦蓄,两岸绿化、硬化、亮化,新建桥梁1座将上下2座池塘连为一体,并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曾经的“堵心沟”蝶变为水清、岸绿、景美的“舒心溪”。夜幕时分的溪畔,如约亮起的灯光于碧波上跳跃,音乐和着起舞的身影,绘就人水和谐的乡村新貌。

针对项目区道路不畅、土地蓄水保土能力差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现状。在治理过程中坚持“对症下药”——建设生产路、改善立地条件,架起群众增收“致富桥”。新建起一条3米宽、3公里长的水泥路,将家门口与田间地头连了起来,让群众告别了“行路难”;通过对土地进行深翻、平整,建成石坎梯田100亩、土坎梯田600亩,实现小田变大田、坡地变梯田。项目实施后年可增加涵蓄保水能力10.27万立方米,减少土壤侵蚀量0.91万吨。

项目区生产条件的有效改善,为特色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村里少人问津的山岭地如今成为“香饽饽”,每亩身价“飙升”至2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近万元。今年新发展黄烟40亩、中药材100亩,年实现产值90多万元。

在做好结合文章同时,莒县水利局和库山乡政府同向发力,依托该村享受后期移民扶持政策的利好,整合移民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新建停车场1处,铺设和硬化村巷路面9500平方米,将硬化路通到了村里的每家每户。

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生态环境部门支持,将车庄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列入改造计划,于近期开工建设。项目实施后,车庄村的生活污水将实现统一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将成为历史,该流域的生态清洁成色将会更加亮丽。

统筹抓好治山理水,厚植生态底色、助力乡村振兴,县水利局一直在路上。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县共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3平方公里。2022年莒县被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来源:莒县融媒

相关文章:

车庄村的“幸福答案”05-21

乡村振兴 | 赤眼鳟鱼养殖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05-20

一年利率0字头,黄金能上车吗?有投资者贷款炒金,80万本钱损失7万05-20

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府谷:聚焦“民之所盼”扎实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05-20

沈阳方城再添重磅文旅项目群!沉浸式演艺项目即将启动05-20

任贤齐武汉老家祖宅翻修,堂叔喊话小齐:常回家看看05-19

广东一商家宣传炖汤“补肾”被罚5万元05-16

租客提前退租,因房东拒退押金而放水泄愤,法院判了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