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野景点安全风险,游客自己也要提高警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1:01:00    

近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通知,明确文旅、应急、水务等部门加强户外徒步登山野景点、网红耍水地等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管理的职责。其中,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倡导文明旅游、绿色旅游、负责任旅游;对销售和推荐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和私设“景点”等旅游产品的旅行社和相关旅游企业进行查处。

明明不是正规景点,却因为各种因素走红,吸引游客前往,这种现象近年在不少地方都出现过。而随着类似的野景点安全事故频发,相应的问题才逐渐进入民众视野。比较典型的是2022年发生的四川彭州山洪事件,事故造成7人死亡,而事发地龙漕沟正是彭州有名的“网红打卡耍水地”,日常不仅吸引了周边居民,彼时当地的旅行社以“免费耍水”“小众森林徒步秘境”为卖点,向游客兜售龙漕沟游玩项目。尽管当地政府曾发文呼吁游客不要前往该地戏水露营,但悲剧还是发生了,这个典型案例引起了大众对野景点的关注,各地此后相继重视相应的安全问题。

某个地方成为景点,表面上看是获得有关部门给出的“身份证”,具备旅游经营的资格,但要知道这种资格的获得要有相应的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安全保障必须到位。有的地方地貌奇特,风景优美,但因为安全保障不到位,所以并不会成为正规景点。对于游客来说,出于安全考虑,当然要明确其中的差异,外出旅游前往正规景点才有安全保障,对于那些野景点,则必须提高警惕。

但是,近年来,对野景点的追捧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以前的小众玩法逐渐成为主流,野景点人满为患,即便监管部门屡屡警示,不少游客仍然无动于衷。就彭州那次山洪事故来说,其实当地监管部门事发前做了不少工作,可有的游客就是不听劝。尤其是一些旅行社推波助澜,迎合游客猎奇的消费心理,推出各种所谓的小众路线,一味逐利,而游客把安全保障完全交给旅行社。这种有组织的违规旅游行为,性质极其恶劣,在野景点遭遇安全事故,旅行社显然要承担主要责任。不仅如此,只要出现类似针对野景点的市场推广和运营操作,旅行社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防范野景点安全风险,首先就要整治私设“景点”的行为,这主要针对旅行社和相关的旅游企业。事实上,在2022年彭州山洪事故发生后,文旅部随即就发布规定,明确对未经许可在一定的场所或区域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行为进行整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排查。此次成都有关部门专门印发通知,既是落实相应的规定,同时也是五一假期前的郑重提醒。南都报道梳理发现,除成都外,国内多地多部门近期也发文提醒网红“野景点”风险。应急管理部发文提示,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避免盲目跟风追捧“网红景点”“网红线路”。

普通人想参与户外探险活动无可厚非,前提是要做好预案,尤其要具备相应的应急安全知识。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风险、没有做足准备就草率前往,一旦悲剧发生,必然追悔莫及。五一假期将至,但愿所有外出的人都能对自己负责,那些发生在野景点的悲剧不要再次上演。

相关文章:

防范野景点安全风险,游客自己也要提高警惕04-30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再放大招迎五一,中华大鹿园和水豚馆同时开馆迎客04-29

暴涨96%!一季度“中国游 中国购”持续升温04-28

火爆出圈!这些打卡黄鹤楼的创意方式,你会几个?04-27

“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升温火爆 各地景区进入“旺季模式”04-26

宁夏泾源:山花烂漫等你来04-25

贵州旅游有多火?6:30,旅游大巴在花果园排起长龙!提前两周满座04-22

湖南今年首趟“银发专列”从长沙站始发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