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金昌市生态环境局以市企融合为抓手,强化与金川集团生态共建共享、污染联防联控,推动企业实施提标改造、设备升级、超低排放改造等绿色转型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形成政企共治、成果共享的生态治理新格局,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走进金川集团镍铜冶炼环集烟气治理改造项目现场,金川集团镍钴有限公司镍冶炼厂亚钠车间副主任邵志超告诉记者:“镍冶炼厂完成镍熔铸系统综合技术改造项目后,可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3吨,颗粒物排放量59吨。”作为重点环保项目,镍冶炼厂制酸环集系统收尘设施优化提升改造投资近1亿元,建成投产运行后,有效提升了尾气除雾除尘效率,增强了烟气扩散效果,优化了空气环境质量,尾气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指标均达到国家特排标准。“这个设备大大改善了厂区、车间的生产环境,让员工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邵志超说。金川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以及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承担的市企环保任务重、压力大。面对“环保大考”,按照“专家领衔、部门联动、市企协同、科技赋能”的工作思路,市生态环境局与金川集团签署《金昌市大气污染“市企协同”治理工作协议》,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源治理等任务,协同环保治理项目向纵深推进。重点实施了金川集团镍铜冶炼环集烟气治理、高盐废水零排放、危废贮存库升级改造、源头无组织烟气治理和水泥行业、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污染防治项目29个,总投资达30.7亿元。金川集团贵金属废气集中治理、铜冶炼环境集烟处理工艺优化改造、熔炼系统颗粒物及氮氧化物综合治理、甘肃金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干法水泥厂超低排放改造、金川集团热电有限公司工业锅炉淘汰整治等5个项目已纳入中央申请库,总投资2.17亿元,申请资金6923万元。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加速金川集团技术迭代升级,有效提高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
既要企业发展,更要碧水蓝天。市生态环境局实施环评靠前服务,建立联席会议沟通等联动机制,制定驻场帮扶工作方案,市企环保部门抽调40名干部组成攻坚专班,聚焦应对不利气象条件下的负荷调整、无组织烟气收集治理、精细化生产调度等关键环节合力攻坚,加快实施热电三厂燃煤锅炉、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启动实施铜贵公司废气深度治理、熔炼系统颗粒物及氮氧化物综合治理等项目,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对细颗粒物的影响,推动企业步入绿色低碳发展轨道,持续擦亮金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建立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清单,完善“事前介入、事中帮办、事后跟踪”服务机制,全面提升环评审批工作效能。针对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10个募投重点项目,精准指导帮扶,积极协调省厅,全力解决规划、能评、总量等方面堵点和难点问题,全力争取省厅对金昌市重大项目的支持。目前,高品质镍基新材料建设项目、氯化体系镍基新材料建设项目、15ktCo/a钴基新材料项目、镍钴选冶系统工艺优化与装备综合提升改造-镍精炼净化系统优化提升、龙首矿东采区850m水平以下接替工程、金川Ⅳ矿区贫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等7个募投项目已获批,其余3个项目按程序审批。在项目方面,针对省、市重大项目,市生态环境局主动对接,做好政策咨询和前期工作保障,及时对项目在选址、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量区域削减等方面提出合理意见,并对项目环评报告组织分析预判,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确保重大项目环评审批顺利推进。在污染防治方面,围绕提标改造,设备升级等争取国家更大资金支持,全力协助金川集团热电有限公司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开展有色、火电等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整治工作,协同金川集团共同实施大气污染物溯源、污染物总量核定确权等项目,形成共享共治、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新格局。天蓝则气清,水绿则居佳。截至4月底,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6,同比改善8.7%;六项主要污染物“五降一平”,其中PM2.5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1%,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一幅幅景更美、人更欢的生态画卷跃然展现在金昌这片土地上。记者:莫亚红 通讯员 闻译竣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常远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相关文章:
金昌:市企携手,奏响生态治理“绿色交响曲”05-02
30余家“新夜态”入驻 百年吉庆街焕新”画圆”05-02
福建一批工程项目进度条刷新05-01
1700余名建设者坚守一线,湖南创新高地“向上生长”05-01
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行丨牧元安粮合成生物产业园项目一期试运营04-30
698片预制梁托举起“轨道上的都市圈”首片预计8月进行架设04-28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04-28
“小店虽小,梦想滚烫”|来长沙 创未来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