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连续八年举办的行业盛会,2025大学生喜爱的雇主品牌颁奖典礼在沪举行,200余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和企业代表共探行业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就业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前程无忧51job最新发布的《2025应届生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一个新特点:毕业生的求稳心态持续增强,企业的人才战略也同步转向长期生态构建。
报告数据显示,2026届毕业生中,计划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教师的比例攀升至25.1%,较上年增长2.6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在硕士及以上学历群体中尤为突出,占比高达35.6%。此外,应届生企业就业意愿有所降低,占比小幅回落至36.2%。“慢就业”现象持续升温,占比为10.3%,较上届提升0.9个百分点。不过,升学热潮或迎降温,选择在国内升学与国外求学占比分别降至24.4%和2.5%。
在企业性质选择上,趋同性增强: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以合计73.3%的意向率成为首选。这一现象反映出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和福利保障的更高要求。
“最近我观察到00后的职场新人,无论从期望还是求职姿态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招聘企业应更关注年轻人的新变化和新想法,给予他们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发挥他们的创新特质。” 前程无忧首席执行官甄荣辉据此表示。
面对应届生就业意愿的变化,新的企业招聘策略也应运而生。报告显示,2026届计划开展校园招聘企业数量在同比略降的情况下,提前启动招聘的企业占比却上升至33.6%,形成了“总量收缩、节奏前置”的特点。
在薪酬策略方面,选择调高起薪的企业占比为37.6%,而选择与2025届起薪保持一致的企业比例上升13.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保守的薪酬策略是目前企业的主流选择。
报告显示,各行业领先企业大部分已投入到人才新生态的建设中。78.5%的企业开设专项岗位技能培训,68.4%的企业提供产品知识培训,着重夯实应届生的专业基础;同时,46.2%的企业将企业文化纳入培训体系,18.0%和17.2%的企业分别开展团队建设和软技能培训,助力新人全面成长。
校企合作成为输送人才的强纽带,创新实践不断:从共建专业课程、建立人才输送通道,到组织暑期实习营、春秋季企业开放日,再到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职业发展辅导及创新体验活动。这些案例覆盖课程开发、实践体验、人才联合培养和产业联动等多个维度,清晰地显示出产教融合正从初期的“供需对接”向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模式升级,为解决就业市场结构性难题提供了新视角。
在此背景下,企业的人才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有企业高管认为,软实力正成为未来人才竞争的关键,校企协作需从单向输血转向培育内生造血能力。特别是,当下技术迭代加速,技能断层与供需错位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作为深谙AI技术的主力军,毕业生不仅关注薪酬回报,也期待企业能提供应对技术变革的赋能平台、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因此,不少具备前瞻视野的企业正积极转型,从“用人”转向“育人”与“共建”,深化校企协同,希望将青年人才的潜力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

甄荣辉则为大学生提出建议:应做足准备,在在校期间以实习的方式提前接触职场,让企业更早地找到并锁定优秀的人才。
本年度获奖企业横跨科技、制造、金融、快消零售、能源、汽车、制药等多元行业。它们在招聘规模、人才培养、薪酬福利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展现出创新举措,赢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高度认可,成为其心目中的理想雇主选择。
相关文章:
近75%毕业生求职意向首选这两种,想招聘的企业如何应对?07-21
广东作为主宾省之一的这场大会,很不简单07-17
武宣县公安局关于2025年第二次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的公告07-15
张丽珍的育人实践07-12
“核爆是最大烟花”,日本网友怒了07-10
台湾人受够了!民众党7·20踢馆,民进党部前集结反罢免07-10
引领传统制造企业探索数智化转型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