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回暖,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拔节期,各地以科技赋能春耕春管,目前全省小麦长势良好。

据了解,山东持续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累计派出各级农技人员14.7万人次,蹲点包片指导群众落实麦田管理技术。鼓励数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让春耕春管更加省时省力、精准高效。
在青岛平度市蓼兰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1500亩冬小麦郁郁葱葱、长势良好,水肥一体机、土壤墒情站、病虫害自动测报等设备遍布田间。借助刚刚搭建的数字化监测平台,这里实现气象、苗情、墒情等信息实时采集、分析,能够因苗、因地开出针对性田管“药方”,让麦田春管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平度市蓼兰镇青丰种业基地技术中心主任代小雁告诉记者,依托智能化系统,小麦春管效率大大提升,基本三四天就能完成整个基地1500亩土地的灌溉,以往都是需要10多天,劳动力成本大大下降,节水节肥能达到30%以上。
这套数字化监测平台项目,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无人农机等前沿技术,已集成墒情监测、气象预警、虫情识别等52套智能系统,能够实现“土壤-作物-气候”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以科技创新破解传统种植难题,有效助力农作物稳产增产。(总台记者 宋建春 朱路鹏)
来源: 央视网
相关文章:
山东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剂次居全国第2位04-24
京东五星电器在山东成立新公司04-23
高新区特变电工西安5G数字化科创项目:形成规模化的能源装备生产能力04-23
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外国八路”永留名!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