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开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尹杰 通讯员程振华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开封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推进教育强市的核心力量,作为践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的关键支撑。全市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强市注入强劲动能。
铸师魂 以赤诚之心筑牢育人根基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开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为抓手,强化价值引领,深化立德垂范。

开封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上,授课教师接受专家点评。尹杰 摄
开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探索建立关爱和监督、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制度机制;创新实施《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十项机制》,织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监督网络;通过开展“铸魂强师,奋进有我”等主题教育、师德演讲比赛、优秀教师事迹巡讲活动,以榜样的赤诚点燃群体的热忱,推动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带领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李浩 摄
“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更好,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在‘三束光’中道尽教育初心,让我更坚定了育人的方向。”刚刚获得河南省师德演讲比赛冠军的开封县街小学教师李琳说。去年以来,开封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姜建设、马冬冬、唐丽红、王南等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4人,省级表彰集体、个人一批;朱美琳家庭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世家。马艳君、王智慧、于松平、齐拓宇、白冰等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相继涌现,广大教师以“大先生”为镜、以育人为本,不断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转化为脚踏实地、润物无声的日常行动。
优结构 以精准之举建强专业梯队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开封多维发力,以精准举措优化结构、建强专业梯队。通过创新教师招聘机制,拓展校园招聘、招才引智、特岗计划等多渠道引才路径,近两年全市补充教师157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稳步提升,为教师队伍注入高素质新鲜血液。此外,开封还实施了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工程,近两年组织280名农村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专任教师学历达标逐年提高。通过强化骨干培育,去年以来全市有94人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3名教师获省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19名教师获省一等奖。
“在全省优秀教师的巅峰对决中,能摘得桂冠,得益于学校在教学技能比武、名师结对青蓝工程、教学技能培训、常态化听课评课等活动中搭建的专业成长平台。”在河南省高中语文组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的开封高中教师付晓晨这样说。

名师引领,持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尹杰 摄
除此之外,开封成立了31个名师引领团,通过点上帮扶、线上打造、面上引领、体上突破,以及联盟、组团,互动教研、跟岗研修等方式联动助力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提升。建立“任职资格—专业提升—卓越发展”递进式培养路径,校长队伍建设同步加强。近5年来,646名校园长完成任职资格培训,近400名校级、中层干部完成省万名青年校长培训,33名校长入选河南省青年骨干校长培育对象,1名校长入选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培养对象,学校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促均衡 以改革之力焕新队伍活力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回应群众“上好学”的期盼,重点在师资均衡。近年来,开封深化制度改革,统筹优化教师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全域覆盖,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近3年来,开封全市交流轮岗校长教师达4111人,其中市直初中交流比例超43%,该项改革获省委深改办“红榜”通报表扬。2025年开封持续优化机制,建立“交流轮岗+常态流动+教师关爱”新模式;创新构建“一核四型五驱动”模式,通过结对型、贯通型、融合型、联盟型4种组织形式,建立68个教育集团,覆盖全市243所学校,涉及教师1.4万人,进一步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师资相互流动、课程文化共建共融,以改革之力激活教师队伍活力,推动了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与质量整体提升,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助力实现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开封还深化职称与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教师“回巢计划”,对农村教师实施职称评聘优惠政策,近两年1599名教师直接受益,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强赋能 以体系之基贯通成长路径
为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开封以“分层培育、梯次进阶、辐射带动”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

教师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分项展示活动。尹杰 摄
建体系,实现全员覆盖。开封构建了国、省、市、县、校五级联动培训体系,年均培训教师超8万人次,以全员按需施训筑牢成长根基。
育名师,构建梯级格局。开封大力推进名师工程,搭建梯级教师成长平台,目前已培育中原名师13人、培育对象11人,省级名师594人、省级骨干3383人,市级名师499人、骨干4662人,教师梯队攀升格局基本形成,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初步建立,有力推动了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强工作室,发挥辐射效应。开封深化名师工作室建设,13个中原名师工作室累计获国家级奖22项、省级奖160项,开展送教下乡58次,成为引领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孵化器”和“辐射源”。
练班主任,提升育人能力。全市培养中原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3人,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30人,通过工作室搭建跨校班主任合作桥梁,开展全员参与的“五项全能”大比武,锤炼班主任队伍,有效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素养。在全国名班主任学术论坛中,开封市“五项全能:班主任素养提升的区域实践”的经验做法受邀进行分享,受到广泛肯定。
提地位 以保障之实营造重教氛围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多项举措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李浩 摄
开封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为教育系统办实事的十项措施,教育事业十件实事,教师节之际,围绕医疗、交通、消费、旅游等连续为全市教师推出尊师惠师政策,切实为教师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坚决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切实保障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及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工作合理待遇。2024年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9586.2万元,惠及2.21万人次。“十四五”以来开封新建、改扩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595套。
为支持和吸引广大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开封努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深入开展教师减负工作。通过积极实施“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行动,全面清理规范非教学任务进校园,成功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开封市教育系统联合多部门打击造谣和污名化教师行为,加大教师合法权益保护力度,维护教师良好形象。各学校通过设立教师关爱室、名师孵化站等举措,切实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与职业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良好教育生态增强了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与职业荣誉感。尹杰 摄
木铎金声,滋兰树蕙。踏上新征程,开封将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力构建更加科学、开放、协同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激励广大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教育强国注入开封力量。
相关文章:
教师节|开封:教育高质量 当看“大先生”09-10
全聚焦│第41个教师节 向人民教师致敬09-10
隔离栏+震荡标线+卡通提示!大同90余所学校门口变了样08-31
江苏扬州:背诗免票夜游瘦西湖 文旅融合激活“诗与远方”08-12
从三千个问题到冰车大赛:AI时代如何打破标准答案困局?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