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30日,“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在山东举办,主会场设在济南。来自47个国家的120余个省、州、市的900余名外宾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以“携手同行,合作发展”为主题的友谊盛会。
国际友好城市,是世界各国地方政府通过协议形式建立的国际联谊和合作关系的城市。友城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为消除隔阂、共促发展而建立,其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和各国人民心愿。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好客山东”,一条友谊的大路正在不断拓宽、不断延长。

山东如何与国际友城结好?
与国际友城结好这条友谊之路,山东已经走了46年。
从1979年青岛市与日本下关市缔结我省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开始,山东以及各市、县(市、区)与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通过友城合作,架起一座座友谊之桥,增进了感情和友谊,促进了文化文明交融,实现了经济发展共赢,推动了民生事业共享,结出累累硕果。
进入新时代,山东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深化改革,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齐鲁大地处处涌动着开放的春潮,处处迸发出改革的活力,处处充满了发展的机遇。
在与世界各地友城的交往过程中,山东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在各机制框架中,各地、各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全省各市也“以我为主”,努力构建多边友城合作机制。比如,青岛市积极打造“金砖伙伴城市”体系,泰安市则以名山为媒来构建名山友城品牌。通过经营友城,为山东省对外合作赢得了更多空间,创造了更多机遇,促进了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
目前,山东省已同106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702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这一次的友城篇章,会如何书写?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多个历史节点,举办友城周活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举办友城周的意义,在于搭建具有全球影响的开放平台,促进山东与友城在企业、产业、文化、市场等多领域交流对接、碰撞新机遇;同时,向世界展示山东建设成就,展示山东良好形象,吸引和链接外部优质资源,让友城合作成果更好助力发展、惠及民生。
此次友城周的主会场设在济南,济南、青岛、淄博、枣庄、潍坊、济宁、聊城、滨州等8市承办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比如,举办“友城说—山东老友记”,以身边故事讲述人民友谊。组织外宾在聊城开展“解码中国乡村振兴”主题参访,加强“面对面”交流。组织外宾在淄博参加多项国际青年交流活动,让青年结友交心,培塑更多“铁杆伙伴”。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启动仪式暨友好省州长对话、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感知新山东”—友城经贸合作齐鲁行等20多场活动,促进山东与友城全方位、全领域精准对接交流,力争取得更大合作成果、持续扩大外溢效应。
此次友城周,着力瞄准新兴市场开拓渠道,促进友城企业对接、项目合作,将有助于山东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拓宽人员和技术交流,将释放更强的开放信号、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助推全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
在友谊之路上解锁更多“风景”。
从黄海之滨到泰山之巅,从孔子故里到黄河入海口,一条友谊之路,正在齐鲁大地延展开来。
国际友城是地方对外交往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友城周期间,还将举办“好品山东”非遗展,遴选济南皮影戏、济南剪纸、临沭柳编、曹州面人等极具山东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届时,老中青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亮相、现场炫技。此外,还将组织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59名国际旅行商在山东实地考察。
从此次友城周多元、丰富、精彩的系列活动中可以看出,山东的国际友城工作,还在不断深耕与创新。比如,更加突出经贸合作,把服务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搭建招商平台,安排企业“一对一”洽谈,营造良好招商氛围;更加突出民心相通,既通过活动扩大“朋友圈”,又依托“讲故事、强体验”做到心贴近、情相融;更加突出成果导向,聚焦新兴市场国家,新签和深化20多对省市友城,推出20余位友好城市杰出伙伴,完善山东对外交流合作网络,扩大国际市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文化经贸的交流碰撞中,齐鲁风采与中国温度,正在产生更多跨越国界的共鸣。哪里有友城,哪里就有合作,相信沿着这条友谊之路,山东必将打开更多合作发展的新局面,为世界注入中国的温暖与希望。(来源:闪电新闻)
相关文章:
沿着这条友谊之路奔赴未来05-26
水质之声|夏季饮用水卫生安全指南:远离隐患 科学饮水05-26
“打铁”热邂逅江南水乡,长三角首个国际级铁三赛事有何不同05-19
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县城靠健身器材“炼”出百亿产业05-19
优秀!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揭晓05-18
旅游列车,让路程变成旅程(新语)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