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藜麦种质创新与生物育种科技创新董艳辉团队历时8年选育出的我省首个黑藜麦品种——“晋藜3号”成功转化。
藜麦为苋科藜亚科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及耐盐性,有着“粮食之母”和“营养黄金”的美誉,藜麦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作物,其籽粒已有几千年食用历史。我省从2008年开始引进试种,2012年在忻州市静乐试种成功。由此,藜麦作为山西小杂粮中的新品类、高附加值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目前已经达到5万亩左右。
据该品种团队负责人董艳辉介绍,“晋藜3号”综合品质优良,经过试验发现,该品种在不同生态区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目前在山西藜麦种植区及内蒙古、青海海西州等地表现优异,亩增产潜力比较大。(本报记者)山西日报
相关文章:
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 围绕“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更多群体就业”协商议政09-03
轿车变道 货车遭殃 山西高速交警二支队通报事故情况09-01
编造“车辆失联致10人遇难”等虚假信息,山西两名网络造谣者被行拘08-22
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首发08-22
山西平顺农商银行举办全员反洗钱专题培训08-15
韩长安资本局中局:金利华电重组失败背后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