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2日讯 “终于可以注销了,多年的困扰总算解决了!”近日,在沂源县政务服务中心“简易注销服务专窗”,老李长舒了一口气。老李经营的寿桃协会因市场变化,会员流失,已多年未开展实质业务,可繁琐的注销流程让他望而却步。如今,得益于沂源县创新推出的“343工作法”,他顺利提交了注销申请。

作为全市首个系统性推进商会协会简易注销工作的区县,沂源县聚焦“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这一治理痛点,以“破冰者”姿态创新实施“343”工作体系(“三清定策夯基础、四措并举优流程、三维发力提质效”),破解“退出难、退出慢、退出贵”困局,为县域社会组织生态“减负松绑”,也为全市县级行业协会商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沂源经验”。
治理工作改革前期,沂源县坚持“摸清实情、找准症结、靶向施策”。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多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对全县59家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拉网式”摸排。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协会商会的运行状态、资产规模等核心信息,并依据关键指标进行精准划分,建立“一会一档”动态分类管理台账,锁定“僵尸型”组织作为简易注销目标。针对摸排中发现的“注销流程复杂、材料繁琐、决策困难、资金短缺”等共性痛点,沂源县多次召集相关单位、协会代表及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梳理注销全流程的堵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县域实际,制定《沂源县行业协会商会简易注销工作指导意见》及配套细则,明确简易注销条件,细化退出要件和程序,界定各部门职责,形成改革“路线图”和“责任单”。
为畅通优化退出路径,沂源县以“减材料、压时限、降成本、优服务”为核心,推动简易注销流程全面升级。推行“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模式,将注销申请核心材料从12项精简至4项。实施“公示与清算并行”机制,允许在发布注销公告的同时启动简易清算程序,建立快速通道,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创新“公告代决议”机制,破解“决策僵局”,全流程办理时间缩短60%以上。针对“僵尸型”协会资金短缺问题,创新实施“审计费用托底保障”机制,由业务主管单位或登记管理机关统筹经费,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提供免费审计服务。此外,沂源县还组建“注销帮办联合专班”,实行“一个协会、一个专班、一套方案”的精准服务模式,提供“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务,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简易注销服务专窗”,提供标准化申请模板和“一站式”咨询指导。
在提升治理效能方面,沂源县从党建、协同、数字三个维度持续发力。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嵌入注销全链条,在“两新”工委统筹领导下,压实相关党委责任,要求拟注销协会在启动程序前经党组织审议退出及清算方案,注销过程中由党建指导员或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全程监督。深化部门协同,建立常态化“简易注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社会工作部定期召集相关单位,研究解决注销疑难问题,形成高效联动的闭环协作流程。推进数字赋能,依托沂源县人民政府网开辟“简易注销公告”专区,实现公告信息“一网发布”,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社会组织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监测预警。
沂源县“343工作体系”的探索实践,有效畅通了行业协会商会“新陈代谢”的规范出口,显著提升了“僵尸型”组织清理效率,释放了“退得畅、进得优”的生态效应。下一步,沂源县将持续深化拓展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分类标准、优化数字平台、强化信用约束,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相关文章:
山东沂源创新“343工作法”为行业协会商会“瘦身减负”07-12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正式启幕07-12
桂林上半年造林绿化12万多亩,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07-04
包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06-25
昆明公安一基层大队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