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活着的东方营城博物馆丨文化中国行·古建寻踪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3:53:00    

在天府之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古建筑星罗棋布,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巴蜀大地。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化中国行·古建寻踪》专栏,去探访隐匿在山水之间的绚烂文化。

在巴山蜀水的怀抱中,一座城池如明珠般镶嵌在嘉陵江畔。2300年的时光在这里沉淀出层层年轮,唐宋的街巷肌理与明清的建筑风韵交织成流动的史诗。当晨雾漫过锦屏山,青瓦粉墙次第苏醒,这座名为阆中的古城正以推门见山、临窗望塔的东方诗意,向世人讲述着“天人合一”的永恒智慧。

登临华光楼极目远眺,一幅凝固的山水画卷在眼前舒展:嘉陵江如玉带缠腰,锦屏山似翠屏环抱,古城街巷如棋盘镶嵌其间。古建筑专家刘富立轻抚斑驳的城墙砖石,道出这座城池的营建玄机:“四面山环水绕,城居其中,正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完美实践。”

唐宋时期“以山为郭,以水为池”的营城智慧,在此化作立体的诗篇。中天楼如定海神针镇守古城中央,四条主街延伸出九十余条巷弄,暗合“天心十道”的营造法式。文笔塔与笔巷街遥相呼应,锦屏山与锦屏街顾盼生辉,古人将山川形胜化作建筑语言,让每块青砖都吟唱着自然与人文的二重奏。

推开杜家客栈的朱漆木门,一方天井收尽四时风光。左侧商铺人声鼎沸,右侧宅院曲径通幽,戏台上皮影翻飞演绎千年悲欢。这种“左店右宅”式布局,巧妙区隔尘嚣与静好,将商业智慧与生活美学熔于一炉。

“你看这走廊九曲回环,实为化解川北寒风;天井四水归堂,暗合'聚财纳福'的期盼。”刘富立轻抚雕花窗棂,“古建筑从不是冰冷的标本,而是活着的生活艺术。”

如今的阆中,既是建筑博物馆,更是东方生活美学的体验场。春赏状元府第的海棠花雨,夏听贡院考棚的晨钟暮鼓,秋逛张飞庙会的三国市集,冬泡老醋坊的养生汤池。今年“五一”期间,古城推出非遗展演、古典快闪等10余项非遗体验活动,单日最高接待游客突破3万人次。

当我们在天井里喝盖碗茶,在街角与古塔对望,便读懂了守护的真谛——历史遗产不仅是砖瓦梁栋,更是让生活成为艺术的东方智慧。

【文旅贴士】

自驾:导航“阆中古城游客中心”,停车后换乘电瓶观光车

高铁:成都东→阆中站(2.5h),转乘古城直通车

必体验:华光楼登高望江、川北皮影戏、张飞牛肉宴

美食:张飞牛肉、保宁蒸馍

夜宿推荐:杜家客栈、孔家院子

相关文章:

一座活着的东方营城博物馆丨文化中国行·古建寻踪④05-03